首页

卉儿女王qq

时间:2025-05-30 01:30:59 作者:中国电解铝平均能耗全球最低 浏览量:23888

  中新社青海大通5月29日电 (祁增蓓)“2024年,中国绿电铝产能和再生铝产量双双超过1000万吨,绿电铝产能占比达25.2%,电解铝平均能耗全球最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29日说。

5月29日,“促进应用 链接未来”2025首届绿电铝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举行。祁增蓓 摄

  当日,“促进应用 链接未来”2025首届绿电铝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举行,来自青海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谈中国铝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铝是使用量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应用金属,因其轻量化、耐腐蚀、易回收等特性,在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电力电子、包装等领域应用广泛,产业关联度超过90%。

  据悉,目前中国全口径铝消费量已超过5000万吨,人均铝消费为每人35.6公斤,超过美国(1999年最高每人35.2公斤)、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处于全球高位。

  此外,作为铝材和制品最大出口国,中国2024年铝材和制品出口达955万吨,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5月29日,“促进应用 链接未来”2025首届绿电铝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致辞。祁增蓓 摄

  范顺科表示,当前,全球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展绿电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做好铝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中国铝工业高质量LCA碳足迹数据库1.0版”。该数据库整合了超1800条中国铝行业核心数据集,约为国际主流相关数据集的100倍,包括氧化铝、预焙阳极、铝液、铝及铝合金锭等24种典型产品,颗粒度细化至中国11个重要产能省份,可全面反映中国铝工业的最新主流生产工艺与能源结构。

  据悉,无论在数据处理的专业性还是数据库的完整一致、透明可追溯、系统联动性以及合规性等方面,该数据库均对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盟等所采用的国际通行框架,具备良好的国际适配性与互认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中国始终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大卫·贝克汉姆:退役11年后,我依然想念球场

越来越多地方披露收储商品房的细则。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以深圳为例,收储商品房意味着开启了当地保障房“以购代建”的模式。此次深圳的操作标准和其他城市相似,包括楼栋完整性、区位有优势、户型匹配保障房要求、设施配套齐全、产证合规。

日均人流五万次!带你乘“最美西郊线”赏北京秋景

一是加强帮扶合作。以“大手拉小手”形式,推动较大规模公证机构在公证员培训、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偏远地区公证机构的扶持,以设置办证点、巡回办证等形式,满足偏远地区群众公证服务需求。探索通过机构合并等方式,调整整合“小散弱”公证机构,形成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规模公证机构,实现群众办理公证“就近办”。同时,推动公证服务资源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获取公证服务的渠道。二是拓宽执业区域。近年来,我们有序扩大公证执业区域,多数省份已放宽至省级,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探索扩大公证执业区域,更好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我们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探索更多公证事项一体化办理,推进更多高频公证事项“跨省通办”,方便群众就近选择公证服务。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大力推广“互联网+公证”服务手段,扩大在线申请、在线办理、在线出证适用范围,推广远程视频公证在偏远地区、定点场所应用,让偏远地区群众也能享受到智慧公证服务。

CBA常规赛:山西胜广东 NBA“扣篮王”迪亚洛砍下最高分

9月2日电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9月2日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5亿元逆回购操作。具体情况如下:

热带低压在台湾海峡生成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阿鲁科尔沁站赛事采用国际柔道联合会裁判规则,设男子-60公斤级、男子+100公斤级、女子-48公斤级、女子+78公斤级等14个级别。

相关资讯
海南多地暴雨红色预警 三市县发布停课通知

“双碳”计量方面。一是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仪器的研制,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三是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优化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四是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持续开展基于激光雷达、区域和城市尺度反演等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烟气捕集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五是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推动加强火电等重点行业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等。六是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研究制定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七是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编制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等计量技术规范。八是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各地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提升能力。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